• 全国首家实施分类教学
  • 1
  • 1
  • 1
  • 1
  • 1
  • 1
当前位置: 重庆赏识赢教育 > 教学中心 > 厌学教育厌学少年引发——社会大恐慌

厌学少年引发——社会大恐慌

来源: 作者:
晚报讯(记者陈千恩 通讯员胡仁重)记者昨日从巴东县公安局了解到,巴东县野三关镇某中学3名学生因厌学,丢弃书包出走。一时,涉事学校一片惊慌,引起了社会的关注。巴东县公安局得知情况后,迅速组织警力,利用各种手段,很快将出走的3名学生找回。目前,3名学生已回校学习,涉事学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 10月6日,巴东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野三关镇某中学老师报警,称该校3名学生未到校上课下落不明,且有遭绑架的迹象,请求处理。与此同时,社会上对3名学生的各种不祥信息纷纷传到各级领导耳中。 接到报警后,副县长、公安局长罗敏毅高度重视,迅速指令刑侦大队、野三关派出所民警组建专班开展工作,限期查明情况,找回学生。工作专班深入学校、学生家中开展广泛的调查,收集、排查各种嫌疑,并围绕一学生通过QQ发出的信息,不分昼夜,辗转恩施、宜昌、武汉等地追查学生所处的位置。通过艰苦搜寻,10月7日下午4时许,工作专班在州城某医院地下室将学生谭军(化名)找到;当晚10时45分,专班民警在武汉郊区一电子游戏厅找到学生谭莉(化名);10月8日中午时分,工作专班在该镇社区一农户家院内发现了王达(化名),至此3名学生全部找到。 经查,谭军(男,16岁)、谭莉(女,14岁)、王达(男,15岁)厌学情绪较重,10月6日在国庆假日结束返校复课时,3名学生通过商议,将书包丢弃在校门外一宿舍楼梯道后,各自离校出走。离开学校后,3名学生之间相互没有联系。尤其是“潜伏”在野三关当地的王达故意用QQ号向家人发布“身处绝境,快来救我”的虚假信息,引起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恐慌。 目前,3名学生已返校学习。 厌学心理是指一种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,从而逃避的一种心理。赏识赢励志教育学校调查表明,90%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健康没多大关联。但厌学情绪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,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快乐成长,严重者甚至如上述一样,引起了社会的恐慌,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,那么,当孩子出现厌学情况时,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处理呢?赏识赢励志教育心理专家给广大家长朋友支招:
 1、给予孩子适度鼓励和奖励。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,还能培养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意识。适度的奖励和鼓励能激励孩子,促进他们产生学习兴趣。     2、转变孩子学习态度。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学习。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,让孩子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,摒弃“学习无用论”和“为他人而学”的思想。     3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。让孩子处于积极向上且放松的学习氛围中。针对厌学的孩子,父母要及时地激励,通过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,有的放矢,就孩子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方针,营造出适合他们参与的学习环境。父母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气围,并且自身也要多参与到这种氛围中,不要让孩子经常处在娱乐、纷杂的环境中。     4、矫正孩子学习方法。让孩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愉快感。针对厌学学生学习方法不当、学习效率低下、学习基础不好的现实情况,父母要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,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、学习效率,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愉快感,找回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。 5、帮助孩子养成好得学习习惯。首先应规范其行为,对其进行计划管理、预习管理、听课管理、作业管理、复习管理五项。习惯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,家长和老师任重而道远,对孩子要有信心,多表扬,多发现其闪光点。
当家长朋友们用心做好以上五条,您的孩子出现的厌学情绪会快速得到缓解直至彻底改善,您的孩子将会重新回到爱学习的环境和心态中,并建立自己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态度。责任编辑(重庆赏识赢励志教育)

搜索关键词:
厌学少年引发——社会大
扫一扫,添加专家咨询微信

扫一扫,添加专家咨询微信
QQ:1906978888   电话:023-68860110    地址:重庆市.北碚区.天府镇

重庆赏识赢教育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,侵权必究   渝ICP备15009927号
投诉电话:13628382777

扫一扫,关注官方微信

扫一扫,关注官方微信